查看原文
其他

【常识.四周年】前途当几许,未知止泊处

常识报刊亭 常识 2019-08-18

【常识.四周年】前途当几许,未知止泊处


 

亲爱的1月13日,你好呀。

 

没有想到我们这么快又见面了。过去的一年,我变得沉默了许多,像个半隐居者。对于一本年轻气盛的杂志来说,这样的行动迟缓和碌碌无为,简直是场灾难。

陶渊明有言:“古人惜寸阴,念此使人惧。”想到此处,心里更加惶恐。

 

【我的这一年】

 

2013年,我遇到了很多事。

 

第一件,我的第八期出刊了,被戏称为“年鉴”。这个叫法实在太合适,团队内部成员将它收下,用以自嘲,也用以自励。杂志的文章风格大多鲜明,不喜者直言“做一本杂志要一年,看一本杂志也要一年”,推崇者则赞之为“调查深刻,写作严谨。”而我自己则觉得还能更好。

 

第二件,我的主创团队换人了。第八期出刊后,团队便开始马不停蹄地纳新。交接时正赶上毕业季,新人尚不知“常识”为何物,便看着常识老成员们哭着笑着欢庆离别。又因第八期制作时间太长,继任者无从了解一本常识的产出过程。他们之所以懵懂接下,也只因这是《常识》,不愿辜负前辈厚望,不愿常识不再,故也不愿退缩。

 

第三件,我还存了一些尚未见刊的稿子,比如大学生兼职骗局、艾滋病患者的平等就医问题、广元观鸟人的专访、《性别是条毛毛虫》译者专访、出租车收费调查,驾校调查等等,这些话题您都会在第九期的杂志见到。稿件仍在制作中,我也不愿多说,只希望能在不久之后用文章自证其名。

 

2010年,我在这一天出生。而后的每年,离你越来越近,我的情绪便越来越复杂。就像一个手里捏着成绩单的孩子,站在家门口,心里想着父母期待的眼神,表面风平浪静,内心焦躁不安。希望你能懂。


这一次,我不再告诉你我做了些什么,只愿对你剖白内心。

 

过去的一年,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很多事。年关的时候,许多个人和平台都细数过去的365天日日翻新的24小时,我便不再凑热闹。在这之中,我们可以发现,玛雅人所预言的“末日”之后的世界,带着对重生的迫不及待,大步迈开步子,甚至能听到肌肉组织在撕裂的声音。媒体则使出浑身解数,不遗余力地向我们展示现实的分裂。

 

现实种种,皆让我困惑。长到第四年,身上的标签被贴了很多。想摆脱,却又无法忽略那些注视的眼神。我不再像初出茅庐时,那个一身莽气的自己。我变得愈加谨慎。

 

过去的一年,我们的学校发生了很多事。在大家高呼“上头条,找汪峰”的时候,川大学子们则号召大家“来川大,上头条”。写作本文时,在人人上看到一位同学写的《川大拍案惊奇》。于是惊觉,做为一个自诩的四川大学校园媒体,我并没有去跟进其中任何一件事,大概让许多注视的目光感到失望。我无意去为自己开脱些什么,只希望在即将到来的第四年,我可以再次一无所有,亦无畏惧。

 

【常识是什么?】

 

陈独秀曾有言:“凡是一种杂志,必须是一个人一团体有一种主张不得不发表,才有发行的必要;若是没有一定的个人或团体负责任,东拉人做文章,西请人投稿,这种“百衲”杂志,实在是没有办的必要。”此言得之。

 

上半年,团队招新。老成员在还没有被撤的凯斯克水吧里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面试。

 

面试的时候,他们常问别人:你心目中的《常识》是什么样的?

 

答案不一,有人说高大上,有人说独立媒体,有人说应该很有意思,有人说好像很叛逆。

 

我便想起,在12年下半年,第八期杂志正在难产。11级的几个人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危机,便约出来,开了一个小会,互相询问对方——“你为什么要加入常识?”

 

有人说因为想做杂志,有人说觉得面试者很厉害,有人说没为什么,就是进来了懒得走。

 

他们回去便建立了一个常识装修小分队群,把比自己高两级的学长学姐们拉了进来,对他们说:“我们要拯救常识。”,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侠气。也正是在那个时候,这个团队真正打破年级隔阂,变得互相依靠了。

 

常识,首先应该是一个团队。


这个地方没有分明的层级制,不能靠所谓“机制”自动运行。每个人都是常识的一个部件,任何一个部件动不起来,常识就会走慢一步。他们各自性格鲜明,却又互相包容;他们关注的领域有区别,也有重合;他们不能天天见面,却有绝对信任。

对,最重要的便是这个词:信任。

 

理想中的常识团队应该是这样:坚持着同样的信念,无需细致严苛的规章制度,并且总有温暖的情感在团队之中流动。

 

坦白说,如今的常识团队还处在磨合期——老成员和新身份磨合,新成员和老杂志磨合,较成熟的杂志和不成熟的运作者磨合,初时单纯的理念与当下变化的环境磨合,前人打下的江山与今人期待的开创磨合。磨合便会有摩擦,摩擦虽会有火花,但也有碰撞时的阵痛。他们还在寻找克服方式,希望自己不要坐吃山空。

 


常识,然后是一个理想。


在当下被个人偏好和偏见割裂的小时代中,有很多人羞于谈到“理想”。因为觉得这个词太庞大,或者太做作了。人们称自己为“屌丝”,“矮穷挫”,“某某狗”,一心想享受生命的馈赠,并逃离它同时给予的困局。


“新闻理想”更是为人所诟病,特别在2013年。记者从铁肩担道义变成了妙手拿回扣,从无冕之王变成了落水之狗,而新闻媒体更是从虚假信息的公示栏变成了谣言的温床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再谈“新闻理想”,似乎有些不合时宜。

 

可是我的出生本身就寄托着草创者们的一个理想。所罗门说:普罗之下并无新事,一切新奇只是忘却。而08年的1月13日,他们说:“我们倾心于阳光,在阳光下,我们总能用常识的放大镜去点燃许多东西,让一切重燃热情,让一切更加清澈。”这种清澈的情怀,这种对事物的珍视,是常识需要重提的理想,为自己,也为诸位。

 

如果您还记得,早些时候,我在网络平台上贴出过前媒体人鞠晶的一篇文章,她说:“当你能从那些被忽略、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东西里看到潜流,从私密的、微小的个人史中窥见某种永恒的、无解的却更吸引你的困惑,你便会发现,也许你的追求和探寻,并不一定需要借助新闻之名。”

 

我和我的制作者们现在选择了新闻。我想做一个学习者,而后是一个呈现者,接下来成为一个思考者和关注者。因为我尊重新闻,更尊重新闻中的人和他们所经历的事。其实这也不能算是“新闻理想”,大概可以说是“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”吧。

 

 

常识,最后才是一个大学生校园媒体。


随着时间的变化,我不再说自己是独立的,因为这个词已经被标签化了,成了脸上的金片而非自我的鞭策;我也不再说自己只是杂志,因为全媒体向我们汹涌而来,我们必须被卷入这场狂欢;我也不再加上四川大学这个前缀,并非想要脱离川大,只想告诉大家:校园媒体,不是某间学校的社区报,也不是某个机关的内刊。一个真正的媒体,理应立足脚下的一亩三分地,然后用自己的目光和脚步去丈量社会,告诉吾辈同侪,我们正身处一个怎样的环境,这里正发生什么,这里的人正在想什么。

 

而我衷心希望,大家不要再说我是反叛者了。也许因为一直处在非官方的话语体系下,大家总觉得我的出生就是为了跟官方唱唱反调。其实,无论是川大人,景深还是常识,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。由于立场不一样,性质不一样,所以我们关注的东西也不一样。但是信仰和性质这种东西,本无对错之分,评判的标准也只在我们是否做到自己的最好。“校园”二字不是我们的防空洞,“媒体”二字才是我们的金科玉律。当然,我指的是真正的媒体。

 

我甚至希望校园媒体,无论是新闻性的还是知识性的,都可以层出不穷。这样的话,校园的媒体氛围就会更加活跃,媒体环境也会更加宽松。在自由的松绑之下,我相信每一个校园媒体会更加自觉地去追求新闻的专业性,而校园媒体工作者们也可以收获更多信心和满足感。

 

在这里,团队成员不太看重“Dead Line”。等你进入社会,自然会有很多截稿日期拖着你跑。但在我这儿的日子,你首先应该学会如何去尊重——尊重你的团队,尊重你的采访对象,尊重你的写作,尊重你的读者,尊重你自己。

 

【让我们继续启程吧】

 

从我出生开始,便极力为自己正名。我是一个校园媒体,是一个大学生组织,是一个新闻实践平台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,我只是一个在网上发言的马甲,偶尔会印刷纸质杂志。这种梦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的对比,真叫人伤心。

 

由于我没有名分,也没有一以贯之的管理模式,所以不能像普通的社团组织一样,遵循着“铁打的部门,流水的干事”的模式。四年制的大学,大一懵懂,大二融入,大三迷茫,大四离别,仿佛一个魔咒。虽然主角年年变换,但是故事无非那么些。所谓“富不过三代”,同类到第三、四年的时候或多或少就会显出疲态,而我便长到了这么个不上不下的尴尬时刻。

 

然而,我两岁的时候,当时的总编写过这么一段话:“《常识》始终是流动的,每个人都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,成为形塑他的力量。我们相信,每一个加入过常识的人都能有自己的收获,而《常识》也会在一拨又一拨的主编、编辑、记者手中散发光芒。”


虽然,我不敢说自己会散发多大的光芒,但是能发扬一点是一点吧。我知道自己现在背负了很多印象,有褒有贬,有些评价也的确让人感到无奈。但我不会假模假样地将它们全部清零,然后说来吧让我们重新开始。这简直是流氓行径。


我会披戴这些过去,跟每一个不同时期的自己,用所有成员的口吻,一起重新发出呼告:

 

1月13日,我们迎向这天的阳光,在中国西部四川大学的校园内,我们告诉自己,这只是万千校园媒体中的一个,他前途未卜,他嗷嗷待哺,不知可否顺利成长,最终顶天而立地。我们将用最简易但最难取舍的食物喂养他,那便是真实与良知。我们希望,有一天,常识能成为“真”的表象。我们不急,可以看着一路上的风景,慢慢走。

 

陶氏警示我们——“古人惜寸阴,念此使人惧。”


但在这之前,还有一句——“前途当几许,未知止泊处。

 

希望下一次见面的时候,我会变得更好。与君共勉。

 

最后,感谢一直以各种方式支持常识报刊亭的读者、老师、媒体、以及各界人士。

 

 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